飞蚊症治疗历史时间线
本帖最后由 1234567 于 2024-6-20 17:14 编辑(仅限生理性混浊,治疗眼底出血这种病理性混浊的氨碘肽之类的不计入。匆忙写就,可能会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
80年代-90年代有少数医生和研究人员尝试使用YAG激光治疗飞蚊症,其中最知名的是台湾的蔡姓医生,他在1993年治疗了一些病人,并发表了论文。
玻璃体切除术在国外开始用于飞蚊症。
2001年世界上最早的飞蚊症论坛Taptalk成立,论坛人数逐渐增多。
2002年美国的约翰·卡里霍克夫医生向FDA提交了激光玻璃体消融术的研究申请,并获批。
2005年卡里霍克夫医生研究结束,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正式诞生。
2007年美国的詹姆斯·约翰逊(reddit的eye floater sub上的the floater doctor)医生开设了一家用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的诊所,持续至今。
2014-2016年 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普及,但整体上仍然是一种不常用的方法。中国(貌似是武汉的艾格眼科医院)于2014年引进。
2016年 对飞蚊症新疗法的探索初见苗头。伊万诺娃提出了症状性玻璃体混浊(symptomatic vitreous opacities)的概念,以区分于传统的飞蚊症。该概念已经被加拿大pm公司采用。
比利时玛利亚·塔西农教授开始诱导玻璃体后脱离后用飞秒激光将玻璃体完全液化的研究。
2016-2018年 0.01阿托品开始被用于缓解飞蚊症,玛利亚·塔西农和詹姆斯·约翰逊都参与了推广。
2017年 在兔子眼中用飞秒激光消融混浊物的动物实验得以进行。
2017-2019年中国大陆的医院开始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飞蚊症,即FOV。
2018年 Ellex的YAG激光仪上市,做到了照明和激光同轴,性能上略有改善。
2019年德国LZH研究所的Xfloater计划获批,采用了oct+飞秒激光的思路。意大利人法比欧·格勒高尼和美国的杰里·塞巴格教授合作筹备VDM基金会。VDM取自塞巴格创作的视觉退行飞蚊症(vision degrading myodesopsia,vdm)一词,以便同飞蚊症的概念区分开来。同时,vdm也与比利时的玛利亚·塔西农,比利时根特大学研究员菲利克斯·苏瓦吉合作。后者的纳米技术逐渐成为焦点。还有一些合作在此不赘述。
2020年1月1日,VDM计划正式启动。5月26日,Xfloater计划正式启动。
2022年根特大学纳米消融的第一个研究计划结束,成果见刊于Nature,属于sci一区,引起医疗界学术界关注。
加拿大pulsemedica公司宣布将在之后开发用于治疗飞蚊症的技术。
Xfloater计划结束。
2023年Xfloater的报告公开,LZH研究所表示研究将继续进行。
中国的羊毛甾醇滴眼液的专利被发现,引发争议。
爱尔康公司发布了大量治疗飞蚊症的设备的专利被网友发现,思路同Xfloater类似,直到现在仍然在持续更新。
根特大学的菲利克斯·苏瓦吉启动对纳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2024年0.01阿托品在中国上市。
VDM发布2024-2026年的计划,其中表示已经能做到玻璃体的完整oct成像。
加拿大pm公司开展了成像阶段的临床试验,并逐步开展后续的融资计划。
该时间线未完待续…… 不是nature吧,是眼部的一个杂志 感谢分享,虽然发展缓慢但现在有了AI的加持,大家仍需抱有希望,只不过现在的AI像极了15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的应用少且鸡肋,相信治疗方法在2030-2035年会有实际的改变 LZH的阶段报告出来好久了,到底三年做了啥?
19年国外有个飞蚊症捐款项目的,好像是给纳米气泡商业化的,不过没多少人参与不了了之了。 fwzleave 发表于 2024-6-21 00:00
LZH的阶段报告出来好久了,到底三年做了啥?
19年国外有个飞蚊症捐款项目的,好像是给纳米气泡商业化的,不 ...
先是调查患者数量,本质是调查流行病学和市场需求;报告是机器设计方面的,表示采用飞秒激光+oct,还搭建了模拟玻璃体模型,开发了锁定飞蚊的算法。同时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现在已经大半年没有更新了,我也挺想知道他们现在进度如何了 最近几年各种方法层出不穷,说明该疾病获得了广泛关注,研究也呈爆发式增长,诸位蚊友抱有信心,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功的 中国的羊毛甾醇滴眼液的专利被发现,引发争议。
这个只是个噱头吗……? 1234567 发表于 2024-6-21 00:07
先是调查患者数量,本质是调查流行病学和市场需求;报告是机器设计方面的,表示采用飞秒激光+oct,还搭建 ...
中国的羊毛甾醇滴眼液的专利被发现,引发争议。
这个还有希望吗,我看去年论坛呼声还挺高的,这个后来就没消息了,没什么希望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