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飞羽
发表于 2025-4-6 13:51:45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6 11:51
玻璃体切除如何可能影响黄斑区?术前已有牵拉:如果术前存在玻璃体后脱离(PVD)或异常的玻璃体-黄斑粘连 ...
不要用ai查了,最近已经有好几例黄斑出问题的了,玻璃体不全切后期可能混浊新生或残留问题,做人工pvd若玻璃体粘度大波切头负压吸引可能导致牵拉黄斑出问题,视物变形扭曲,反复手术还会导致睫状体脱落,落在个人头上的概率谁都说不好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6 14:12:02
本帖最后由 不怕开水烫 于 2025-4-6 14:16 编辑
流光飞羽 发表于 2025-4-6 13:51
不要用ai查了,最近已经有好几例黄斑出问题的了,玻璃体不全切后期可能混浊新生或残留问题,做人工pvd若 ...
本身是一个概率事件,无法保证不出现任何后遗症,而且这个概率确实也不低。落在个人身上确实很遗憾。
但是,也有手术治疗的改善。法国AcuSurgical公司的双臂机器人Luca™在2024年完成了首例眼科临床病例,就针对视网膜疾病进行了操作。双臂设计的一个优势是可以同时完成切割和照明/牵引任务,这在玻璃体切除中非常实用,因为手术需要清理玻璃体同时保护周围脆弱组织。据报道手术精度提高了20倍。会逐渐开始普及。
我对未来五年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比非入侵性激光治疗的落地更加有希望。
1111
发表于 2025-4-6 14:30:42
本帖最后由 1111 于 2025-4-6 14:35 编辑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6 14:12
本身是一个概率事件,无法保证不出现任何后遗症,而且这个概率确实也不低。落在个人身上确实很遗憾。
但 ...
我个人觉得无创治疗飞蚊症的设备还是很有市场的…据我所知,“仅仅有飞蚊症”就进行波切手术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满眼都是没法正常生活了才去做),波切光是这个切的过程就充满了风险,去好大夫app上一搜就知道,有个留学生切完之后一闭眼就闪烁。
无创治疗设备,小公司大公司的治疗方案思路是一致的,成像也能把透明细丝照出来,pm又说要准备人体实验。开水哥为何依然觉得落地希望渺茫?(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着您是不是又知道什么新消息了才这么说)
以及玻璃体替代品和机械臂手术的发展也是好事,毕竟这样一来飞蚊症患者就不止一条道路可以选择。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6 16:53:54
本帖最后由 不怕开水烫 于 2025-4-6 17:01 编辑
1111 发表于 2025-4-6 14:30
我个人觉得无创治疗飞蚊症的设备还是很有市场的…据我所知,“仅仅有飞蚊症”就进行波切手术的还是少数( ...
CEO没找到钱
按照他们的计划和前段时间的动态,现在应该有新投资进来。但linkedin的公开数据显示,他们目前,2025年4月初,累积只有1650万美元的资金。
新创医疗设备行业公司,存活率也不到两成。PM算是做的比较成功的,成功率翻三倍也就是五六成。我感觉不能把计划全放在pulsemedica公司上。
不过最近pm又开放了招聘,在招一个资深C++程序员。不知道是之前的离职了,还是确实有新的岗位需要。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他们目前的资金状况还是健康的,可以继续维持。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6 16:59:29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6 16:53
CEO没找到钱
按照他们的计划和前段时间的动态,现在应该有新投资进来。但linkedin的公开数据显示,他们目 ...
意思是又筹到几百万美元了?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6 17:03:47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6 16:59
意思是又筹到几百万美元了?
没有,去年就也是这个数。
有一笔是政府和学校对于当地新企业的奖金,严格说不算投资。
流光飞羽
发表于 2025-4-6 17:52:29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6 17:03
没有,去年就也是这个数。
有一笔是政府和学校对于当地新企业的奖金,严格说不算投资。 ...
在red论坛上看到一个网友说这公司发邮件叫他过去参加成像实验,不过这公司投资确实少,目前只能期待这个群体人数越来越多人多确实才有话语权,目前只有爱尔眼科大量经常推送飞蚊症,但实际开展一般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6 17:57:29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6 17:03
没有,去年就也是这个数。
有一笔是政府和学校对于当地新企业的奖金,严格说不算投资。 ...
怎么还没投资,呜呜呜
gethg
发表于 2025-4-6 20:16:43
流光飞羽 发表于 2025-4-6 17:52
在red论坛上看到一个网友说这公司发邮件叫他过去参加成像实验,不过这公司投资确实少,目前只能期待这个 ...
那是不是没啥希望了,唉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6 21:05:35
gethg 发表于 2025-4-6 20:16
那是不是没啥希望了,唉
初创公司都是这样,极其不稳定。哪天资金链断裂就凉凉了。
所以才说不能只认准PM这一条道当救星,因为很有可能等了5年最后啥也没有。如果PM失败了,那就只能看爱尔康10年内能不能做出来,或者期盼玻切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