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5 19:43:14

1234567 发表于 2025-4-25 19:41
yag的标准又不适用于飞秒,而且标准也不是金科玉律,有了新的标准当然要进行调整,而不是直接教条。我觉 ...

如果有公司能用技术证明确实打近的也没有损伤,那规则应该会灵活

夜幕 发表于 2025-4-25 19:43:20

牵引光束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主要基于 光镊技术这个不知道能不能突破应用出来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5 19:53:56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5 19:40
我觉得应该是可以打掉百分之80以上的,离的太近的,得等,五年之内不知道纳米金可不可以实现 ...

五年之内不太可能吧,五年后是pm上市。金纳米到现在还没有商业化迹象。
我的想法:不要对初代产品的期待过高,但也不用悲观,肯定比yag效果要好。至于太近的,可以选择适应,也可以选择做玻切或等金纳米。毕竟越靠近视网膜症状越明显(比如透明的丝线)每个人情况不同,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权衡利弊

1234567 发表于 2025-4-25 19:56:09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5 18:52
yag的限制不是2mm,真正安全的使用距离在一厘米左右。因为不光是瞄准的问题还有能量曝光的限制。国内有些 ...

我记得他这后面还补充了一句,前面提到的那个Asni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有别的标准,但可能不太常用。而且他那个是采用20微焦耳的能量,能量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也可以进一步靠近。并且别忘了yag都有很多打更靠近的案例,之前我发过一个打0.5毫米的。还是那句话,标准是死的,情况是活的

1234567 发表于 2025-4-25 19:57:31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5 19:10
绝大部分的人,飞蚊应该不会靠的如此近吧,哪怕年轻人,我觉得应该只有特别特别黑的才会离视网膜只有三四 ...

自行判断,轮廓越清晰,靠得越近,很多人距离都是1~2毫米以内。黑不黑不是取决于距离,取决于密度。

1234567 发表于 2025-4-25 19:58:23

haha 发表于 2025-4-25 19:29
我做过oct 当时让医生看了 最影响我的黑的那个 距离视网膜2mm不到

最后给你打没有?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5 20:02:28

本帖最后由 luluyuki 于 2025-4-25 20:21 编辑

1234567 发表于 2025-4-25 19:56
我记得他这后面还补充了一句,前面提到的那个Asni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有别的标准,但可能不太常用。而 ...

最后一句话我很同意,关键在于pm作为一个初代产品,是否愿意冒着风险,突破能量安全界限去打视网膜附近。另外就算他想,也要看fda和hc是否同意他冒这个险。就如你所说,规矩是死的。至于yag打0.5那个上海的,我个人觉得就是个噱头。手动打0.5内的,他敢打,我不敢打。
另外pm专利里明确说过会保持安全距离,我觉得这不是件坏事,至少我们的安全可以保证。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5 20:04:01

1234567 发表于 2025-4-25 19:57
自行判断,轮廓越清晰,靠得越近,很多人距离都是1~2毫米以内。黑不黑不是取决于距离,取决于密度。 ...

应该二者都有吧。我记得你三月好像发过一篇关于距离远近的影响什么什么的文章。我大概看了一下,“越近越明显”这点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但症状也不完全取决于距离,也和密度屈光度瞳孔大小有关

haha 发表于 2025-4-25 20:17:44

1234567 发表于 2025-4-25 19:58
最后给你打没有?

打了 医生让我眼球动起来去打 但是打的时候医生没找到这个混浊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26 07:28:32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5 19:10
绝大部分的人,飞蚊应该不会靠的如此近吧,哪怕年轻人,我觉得应该只有特别特别黑的才会离视网膜只有三四 ...

外网的眼科医生表示对于年轻人,距离1-2mm的非常常见。而且液化从后部开始,飘动基本也是在视网膜的方向上移动,不会飘离视网膜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坏消息,FDA和Health Canada都限制激光治疗的作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