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26 13:34:38

判断自己混浊体位置的方法(结论可能会比较残酷)

本帖最后由 不怕开水烫 于 2025-4-26 13:48 编辑

关于飞秒激光作用距离的疑惑我做了更多信息的收集。
正好这个视频在几天前发布
https://youtu.be/RAuXXO9uyF0?si=ydUWFYerNCddvkEW
视频中这位主要做YAG激光治疗飞蚊症的医生详细介绍了如何分辨自己眼内飞蚊症位置的方法。他以31岁和62岁患者的画为例做了说明。

遮住一只眼,在光线合适的情况下,对着白色的墙壁或者背景,观察自己的飞蚊症。

如果能准确画出浑浊部分的细节,边界线条,气泡的个数都清晰可数。那么很不幸,这个浑浊体距离视网膜非常近,甚至直接和视网膜接触。这是31岁病患的案例,也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情况,除自己适应或者玻璃体切除手术外没有其他解决方法了。(我个人感觉飞秒激光治疗方法也无法作用于如此近的区域。)这样的飞蚊症在飘动时很让人烦躁,但却因为距离视网膜非常近,阴影并不会遮盖很多地方。

如果很难描述浑浊的边界线,感觉似乎是云雾状的,边界不甚清晰,那么这个浑浊体的位置就离视网膜比较远。这是62岁病患的案例。利用目前的YAG激光治疗或者等待更精准的飞秒激光都可以相对安全的治疗飞蚊症。但这种因为和视网膜有一定距离,光线被浑浊体遮蔽投下的阴影面积更大,尤其是在瞳孔缩小时,漂浮物完全遮挡进入的光线,阴影会充满整个视野。

我右眼最开始有一个黑点,但是一年后变大变淡了一些,更像是一个微小的圆环,同时周围发散出很多清晰的长条形状的“微生物”,我认为应该是远离视网膜了一些,同时牵动了周围的玻璃体导致的。清晰的边界表明仍然是在视网膜附近,已经维持在这个情况半年了。通常在快速甩动眼球后,浑浊体会变成一片透明淡淡灰色的云雾状,只要稍微动几下眼球就又恢复成圆环。我不确定是这样的情况是远离视网膜了还是因为牵拉使得混浊体改变了形状,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在云雾状态下,眯起眼睛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就看到了那个边界清晰的圆环状混浊体。睁开眼睛后又变成云雾状。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自我判断,混浊体的位置必须要以OCT的结果为准。

基于目前的这个状况(浑浊体可以在某些时刻和视网膜保持有距离)我会在等待飞秒激光治疗方案的同时关注玻璃体切除手术和人工晶体新技术的推出。安全距离的存在导致激光治疗的方案存在缺陷。

如果混浊体距离视网膜很近,我建议要么调整心态适应飞蚊症,要么做玻璃体切除的心理准备。飞秒激光对于年轻群体的治疗效果很可能有限,5年的等待可能是一场空欢喜。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6 14:18:43

本帖最后由 luluyuki 于 2025-4-26 14:19 编辑

越靠近视网膜越明显(块状是很黑,透明丝线是发白发亮),但处理这部分飞蚊很危险(无论是激光还是玻切,在视网膜附近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治疗效果往往和风险成正比。金纳米理论上可以规避这些风险,但十年之内不太可能问世。
五年后的pm对我们不会毫无意义,至少可以解决部分浑浊缓解焦虑。技术总归是在发展的,因此我觉得不必悲观,各位病友目前要做的还是尽快适应浑浊、接受患病事实,平衡心态、好好生活,等待新技术问世。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6 14:25:43

本帖最后由 汤达仁 于 2025-4-26 14:30 编辑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6 14:18
越靠近视网膜越明显(块状是很黑,透明丝线是发白发亮),但处理这部分飞蚊很危险(无论是激光还是玻切,在 ...

誰能适应,又不是别的器官,只能假装自己无所谓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6 14:32:12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6 14:25
誰能适应,自欺欺人罢了,又不是别的器官,只能假装自己无所谓

你在说什么玩意?我只是建议病友乐观而已,你不能适应那就自己权衡利弊去解决。
这个病非常个性化,每个人的飞蚊严重程度和承受能力都不同(b站有个叫薄荷学长的,玻切之后新增,也不妨碍他留学旅游吃喝玩乐)
虽然短期内医疗水平不具备安全治疗所有飞蚊的能力。但日子还要过,对吧?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26 14:33:14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6 14:18
越靠近视网膜越明显(块状是很黑,透明丝线是发白发亮),但处理这部分飞蚊很危险(无论是激光还是玻切,在 ...

对,说的很好。
而且我现在下结论也比较武断。
Nir 2024年12月份在谷歌新创公司加速器平台的pulsemedica展示报告,首例人体实验要在2026年12月才能完成(A阶段),整个A阶段首个任务就是探索飞秒激光的安全工作范围。
飞秒激光能作用到什么程度应该仍然处于探索中,需要在首次人体实验后公开才能得知。
理论上如果控制够精准,再降低飞秒激光的能量,可以作用到更接近视网膜的区域。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26 14:40:43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6 14:25
誰能适应,又不是别的器官,只能假装自己无所谓

我的经验是别盯着看,就算是在眼前飘动,也控制自己别想,能好很多。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6 14:55:50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26 14:40
我的经验是别盯着看,就算是在眼前飘动,也控制自己别想,能好很多。

感觉不是那么好适应的,考研两个月,白纸上飘来飘去都不带停的,刚有思路就飘过来恶心你,真裂开了,我也不想这么说,搞得我都放弃准备了,天天心理麻痹自己,这确实改变了我的生活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6 14:58:48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6 14:32
你在说什么玩意?我只是建议病友乐观而已,你不能适应那就自己权衡利弊去解决。
这个病非常个性化,每个 ...

说得对,不过现在就是只能自我麻痹,自我安慰,期待技术别出幺蛾子

汤达仁 发表于 2025-4-26 15:04:02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26 14:40
我的经验是别盯着看,就算是在眼前飘动,也控制自己别想,能好很多。

可能真得过个两年才能看开吧,害,还是得积极乐观才行,世界这么精彩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4-26 15:06:30

本帖最后由 不怕开水烫 于 2025-4-26 15:08 编辑

luluyuki 发表于 2025-4-26 14:18
越靠近视网膜越明显(块状是很黑,透明丝线是发白发亮),但处理这部分飞蚊很危险(无论是激光还是玻切,在 ...

纳米金计划不一定要等十年
下面的回复可以单开一帖,但因为消息内容不多,有很多我的个人猜测,所以我也没专门发一个帖子。

截图是比利时根特大学的官网信息。
染色剂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对视网膜存在毒性,计划用脂来封装,就是去年提过的磷脂。这个计划的资金来源于欧盟,而且也不只是针对飞蚊症,主要目的是眼内递送药物,飞蚊症的治疗是其中一个项目,所以整体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目前金额资助到2028年的9月(2023年的9月开始)我觉得在时间截止之前至少会有阶段性成果发布。
第二个截图是具体到纳米金对治疗飞蚊症的研究上,具体内容我没截图,大致意思是说,项目得到很多飞蚊症患者的关注,也引起了大范围的影响,在应用磷脂包裹染色剂的想法公开后,有记者联系到他们要求他们在更多媒体上对公众发布信息,甚至包括Facebook平台。他们将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能起效的激光的最低能量。有个很有意思的点,除了两位教授,还有一名参与人员:Pouria Ramezan,这位是中国的公派留学生,根特大学博士在读。可以打听下是谁,联系上他就可以获得最新的进展情况。我猜测他博士毕业就受到这个项目进展情况的影响,猜测。
Anyway, 纳米金治疗一直都在研究中,只是非商业项目不会经常对非专业人士公布进展。可能用不了十年就会问世。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判断自己混浊体位置的方法(结论可能会比较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