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yuki 发表于 2025-8-23 11:07:03

聊聊天(pm)

最近看论坛里的氛围不是很好。。。可能夏天的大太阳就是对于飞蚊患者极其不友好吧

首先,“2mm安全距离”这件事确实nir亲口所说,但据我所知这是在2月11日的会议上说的,会议的规模具体内容我也是一概不知。只知道3月中旬pm的软件经历发布了LinkedIn上的帖子表示向人体实验前进,那么这个会议很有可能就是在探讨fih实验
所以我的推测也确实可能是第一次人体实验的目标。但怎么说呢,从他后面那句笃定的that is our goal来看,也有可能,最终的产品就是2mm定型了。
另外我一直想对各位说一句话,那就是,不要对初代产品的要求过高。否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也不太会安慰人,总之这就是现状,难道仅因为pm只能打2mm外的大团块,他就没意义了么?作为历史上第一款飞秒打飞蚊的设备,它能帮那些饱受干扰的人把最明显的飞龙打掉还规避手术风险,已经是举世无双的成就了。至于那些细丝,飞蚊症这个病从古至今都常被忽略,尤其是年轻患者。这才刚刚起步的阶段“5年!给我把透明的丝线的靠近视网膜的都打掉!”这真的不切合实际各位。而且机器不会停滞不前,会更新迭代,30年初代,后面35年,40年,一代代更迭下去我们总有清除它们的那天。

另外关于投资,这点我们其实担心也没意义。毕竟现在人体实验还没做(我去外网看貌似他们连发布都还没有发布)。但投资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凡pm能做到yag的plus版安全版的效果,都是一笔不错的生意。现在能做的除了好好生活好好等待也没别的了。
压抑归压抑,现在可比22、23年的希望大的多得多得多了。再等上五年,五年都不到,就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如果还是不行,到时候再手术也来得及。

玻璃体混浊患者 发表于 2025-8-23 11:14:33

之前还听说未来还会有超声波治疗,还有干细胞修复啥的不过这些应该是更长远以后的吧。

玻璃体混浊患者 发表于 2025-8-23 11:16:07

现在的激光好像是热激光。 Pm听说好像是冷激光吧。

luluyuki 发表于 2025-8-23 11:22:22

另外,接上一条帖子。主观色彩真的会影响他人的判断,尽管对方可能不完全是恶意。
比如去年6月我加的一个人,做了波切,回答得很认真。但我问他知不知道pm,他突然说我知道啊加拿大的已经黄了。我很震惊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又说不出来,反正就一口咬定不会有新技术(当时pm刚在mars上公布时间表)。我给他看了他又不说话了,懂的都懂。相反,还有pm信徒在“2mm距离”那事我发Q群之后私信骂我的。有些人为了给自己挽尊真的什么都能说出来。所以技术也好fov也好yag也好,一句话,等官方消息、听医生建议,自行判断。

luluyuki 发表于 2025-8-23 11:22:54

玻璃体混浊患者 发表于 2025-8-23 11:14
之前还听说未来还会有超声波治疗,还有干细胞修复啥的不过这些应该是更长远以后的吧。 ...

10年以上?20年以上?希望有那一天吧

luluyuki 发表于 2025-8-23 11:24:09

玻璃体混浊患者 发表于 2025-8-23 11:16
现在的激光好像是热激光。 Pm听说好像是冷激光吧。

别管什么激光,和“视网膜保持距离”这点是不能变的。监管部门也不会允许pm贴着人的视网膜操作

陈宇帅 发表于 2025-8-23 13:11:29

一期的临床是25年还是27年啊?

cloudflowsy 发表于 2025-8-23 21:08:58

2mm也能解决部分问题了,不是所有飞蚊都在2mm内,看临床结果吧,希望不光治疗致密飞蚊,小一点的和丝状的也能较好消融。至于太靠近视网膜和透明的只能看才蔡司还是爱尔康这种大公司,好像说过要治疗这类,不过时间要更久一些。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8-24 07:37:58

“但怎么说呢,从他后面那句笃定的that is our goal来看,也有可能,最终的产品就是2mm定型了”

哈哈,你和老外打交道的经历少,that's our goal(这是我们的目标),这句话就像主管开会,说了一堆东西,最后来一句:就这些内容了。表示要说的内容说完了,是一句总结性的话。没实际意义。所以说还真不一定。

更多会议的内容不知道,甚至不知道会议是关于什么的,我猜测会议是关于一期临床,一期临床主要是验证设备安全性,只有安全了才会有二期和三期临床。

根据FDA与HIC对眼科激光设备的要求来看,他们不会允许在一期临床阶段就允许靠近视网膜2mm以内。我也不觉得PM敢在首次人体实验就挑战这个限制。

设备最终成品的极限是哪里,不知道,但飞秒激光能量少,理论上比YAG激光安全。YAG激光的极限距离是2mm,可实际使用时,有多少人敢冒着视网膜受损的风险射击这个距离的?无论新设备效果如何,至少能肯定,pm的设备可以在2mm的距离上安全操作,安全性提升了。

如果你愿意冒着和YAG激光射击2mm位置时相同的风险,那使用能量更低的飞秒激光自然可以更靠近视网膜。但是我觉得还是危险了,不要冒险。

而且,别的我不敢说,但是等设备上线时,你的玻璃体液化程度一定比现在更高,会远离视网膜的。

不怕开水烫 发表于 2025-8-24 07:51:02

陈宇帅 发表于 2025-8-23 13:11
一期的临床是25年还是27年啊?

根据计划10个月内,现在是2025年8月底。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聊聊天(pm)